首页

优美之家美脚踩踏

时间:2025-05-24 01:25:41 作者:图文故事|“把茶产业做大做强” 浏览量:14896

  中新网湖北老河口8月12日电 题:湖北老河口“板车剧团”:唱响古老越调新活力

  作者 张倩龙

  孙帅康不久前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了一段剧团招聘现场短视频,随后又陆续转发两则招聘公告。瞧着一个个稚嫩但热情的身影,他深感欣慰。

  作为湖北省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传承中心业务副主任,孙帅康每日亲临现场指导排练。如今剧团基本由青年演员构成,平均年龄23岁左右,剧团根据各演员特点安排各自担当主角的剧目,每个人都有“自己的主场”。

演出现场。张倩龙 摄

  老河口湖北越调传承中心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老河口市豫剧团,因二十世纪用板车拉道具而得名“板车剧团”。

  回想起剧团的发展历程,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传承中心主任苑立珍感慨万千。据他回忆,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剧团经费紧张、设备陈旧,职工收入入不敷出,直到2014年原创小戏《看孙孙》横空出世方才打破这一窘境。该剧目贴近生活,在第二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汇演中备受关注,获小戏优秀剧目一等奖和表演一等奖,时至今日仍常看常新。

  而今该保护传承中心,排练已由豫剧向湖北越调倾斜。2016年,老河口市豫剧团改名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仙人花鼓艺术保护传承中心,将复兴湖北越调纳为己任。

  湖北越调亦称“大越调”“襄河越调”,相传形成于清乾隆年间。湖北越调曾在老河口一带繁荣多时,而后销声匿迹。“沉睡”几十年后,音频等资料缺失给湖北越调复兴带来诸多困难。“我们会找一些老艺人口述,但由于他们年事已高,还原难度颇高。”孙帅康称。

排练现场。张倩龙 摄

  “音乐、唱腔是一个剧种的‘灵魂’。”孙帅康介绍,传承中心结合现状进行大胆创新,根据年轻人嗓音特点恢复、创新剧目,还将其它剧种优秀传统剧目“移植”到湖北越调,如今已有10余台小折子戏、2部现代戏等。

  随着“戏曲进乡村”“戏曲进校园”常态化开展,加之排戏之余的社交媒体传播,湖北越调逐渐“圈粉”年轻人,甚至小学生群体。青年演员在剧目中传达出“青春化语态”,以创造性转化为湖北越调注入全新活力。

  “无论怎样创新,对剧目本体的探寻才是本真。”孙帅康称。结束采访,一众青年演员又抓紧换上行头,上台排练。于他们而言,立足本源,与时俱进,方能松柏常青。(完)

【编辑:梁异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重庆考古“巴文化”研究取得新进展

产能过剩,是指市场供给大于需求。但事实上,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,随着气候变化影响加剧,各国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之路,已有130多个国家宣布到21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目标,绿色贸易将成为未来全球贸易增长的新引擎。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,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,是2022年的4倍多;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,是2022年的约4倍。

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拉开帷幕

据介绍,通过余热回收直接新风降温技术,该数据中心已实现零碳排放,PUE(电能使用效率值)接近于1,同时数据中心的机房余热还将为设施农业、设施养殖业供暖,实现清洁能源的循环再利用。“剩余的热能特别适合养殖罗非鱼、基围虾!”蒋宁兴奋地对记者说道。

中国官方连打三“虎”

4月,汾渭平原13个城市PM2.5平均浓度为37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23.3%;O3平均浓度为156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6.1%。

上海一地燃气泄漏引发大火?男子拼接视频、散布谣言被处罚

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。对于乡村振兴而言,要“输血”更要“造血”,要“扶智”更要“扶志”。通过振兴乡村文化,让当地百姓获得可持续的增收渠道,真正实现自主发展,是中国人寿帮扶长期追求的目标。

焦点访谈丨打开世界共享的大市场 “4.0版”消博会上“新”了

对台湾民众而言,中秋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传统节日,寄托着“天上月圆,人间团圆”的情思。这几天,岛内节日氛围浓厚。第九届“商圈嘉年华——台北秋飨趣”活动、嘉义2024“光织影舞”光影艺术展等一系列以中秋为主题的活动接连登场,源自福州的“摆塔”节俗更是连续多年在基隆代天宫呈现,反映出台胞对中秋的重视,印证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